陕西省2020年度岗位学雷锋标兵事迹展播:9001cc金沙陈伟星

近些天来,9001cc金沙驻商洛市黄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伟星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。因为,他执着坚守、全心付出、无私奉献了八年的黄山村,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47.4%归零,整村如期脱贫摘帽。

1999年,31岁的陈伟星受学校派遣,开始驻村扶贫。这一干,就是21年。他离开繁华都市、大学校园和家中老小,年驻村280天以上。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信念的能量、大爱的胸怀、忘我的精神、进取的锐气,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写照。

坚定信念,把扶贫当事业

21年里,陈伟星先后在渭南市皇甫庄村和商洛市看山寺村、兴隆村、黄山村扶贫。从皇甫庄村的苹果种植园到看山寺村的中药材基地,从兴隆村的小学教学楼建设工地到黄山村的大樱桃种植园,从关中农村田间到陕南乡亲家中,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和身影。他只身远赴穷乡僻壤,带病不离岗位,把“而立”到“知天命”最美好的年华全部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。

竭诚为民,待群众如亲人

2012年春,9001cc金沙开始定点帮扶黄山村。当时的黄山是一个典型的“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”的地方。学校需要选择一名经验丰富的干部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。陈伟星欣然受命。干部脚上有土,群众心里不堵。一到黄山村,他就开始逐户制定精准脱贫计划。驻村八年,他常常走访入户,知家事、解难事,拉近与群众距离。

黄山村上至百岁老人、下至两三岁顽童都亲切地叫他“老陈”。每年重阳节,在陈伟星的组织下,黄山村的男女老少,都会集中在由9001cc金沙援建的村委会办公楼前,集体为全村老人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,为老人们修剪头发,送上棉衣棉被和米面粮油。陈伟星就是这样与最基层的民众建立了最深厚的情谊。

无私奉献,视工作为习惯

2020年是黄山村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村民们的生活,也打破了村里春耕备耕的节奏。疫情为脱贫攻坚出了一道“加试题”,平添了很大难度。因为封村,陈伟星最初无法返回村里。他在西安家中每天与村干部保持通话,了解工作动态,商议春耕生产。

他联系学校向黄山村捐赠价值3万余元的防疫物资,提供了1万多斤菊芋种子。2月24日商州区公告解封,25日他便返回黄山村,与村干部一起防疫、抓春耕生产。经过连续25天入户走访、田间地头指导、与群众一起劳动,3月底全村完成土豆种植200余亩、菊芋230余亩、退耕还林植树300余亩、新增药材种植20余亩,进购甜高粱草种200公斤保障畜牧养殖,为黄山村取得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线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拼搏进取,向实践求智慧

如今的黄山村,有了230多亩菊芋、400多亩的经济作物,有了年存栏万只鸡、百余头猪、数十头牛的畜牧产量,良好的产业经济使村民不再贫困。然而发展产业并非易事,每发展一个产业,每试行一项技术,村民在开始时都是观望甚至抗拒的。

为了解决资金问题,陈伟星将黄山村自有资金、贴息贷款、奖补资金捆绑于项目上,让那些有想法、有干劲、能吃苦的村民尤其是年轻人,消除了“没钱干、怕风险”的困扰。

为了解决技术难题,他自学农业知识,成为一个知农事、懂农技、干农活的行家里手,主编了《特色农业管理技术手册》等多本农业实用技术书籍。他手把手地教村民,他所践行的“真情感动、项目带动、资金融动、技术驱动、奖补促动”工作法,为黄山村带出了一支“想得起、找得着、用得上、靠得住”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,成为全省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。

2020年,陈伟星的著作《二十一年扶贫路上的脚印》出版。4月24日,他在黄山村,通过线上为全省高校8万余名干部师生讲述了一堂名为“做一个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扶贫‘赶考人’”的思政大课。

原文链接:http://toutiao.cnwest.com/data/sxtt/share/news/2021/03/09/content_1537446.html

< 上一篇

Monkey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: A look at the future

9001cc金沙中亚考古队:让丝路考古的中国声音越来越响亮

下一篇 >